Toc
  1. 前言
  2. 交换网络基础
    1. 交换机的转发行为:
    2. 交换机学习MAC地址表的方式:
  • VLAN (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) 虚拟局域网
    1. 作用与好处
    2. VLAN实现:
    3. VLAN的划分方式
    4. 以太网二层接口类型
      1. 一、Access端口(接入端口):
      2. 二、Trunk端口(干道链路):
      3. Hybrid端口:
  • VLAN间通信
    1. 使用路由器物理接口
    2. 使用路由器子接口
    3. 三层交换机和VLANIF接口
  • END
  • Toc
    0 results found
    Dark
    网络工程-HCIA课程(五)VLAN原理

    前言

    • 以太网是一种基于CSMA/CD的数据网络通信技术,其特征是共享通信介质。当主机数目较多时会导致安全隐患、广播泛滥、性能显著下降甚至造成网络不可用。

    •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VLAN (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)技术解决以上问题。





    交换网络基础



    交换机的转发行为:

    1. 泛洪:

      • 交换机从一个接口收到数据帧,又从其余所有接口发出
      • 收到一个未知单播帧:目的mac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没有找到
      • 收到组播数据帧、广播数据帧
    2. 转发:

      • 从一个接口收到数据,通过查找MAC地址表,将数据从另一个接口发出
      • 收到一个已知单播帧:目的mac地址在mac地址表中能够找到
    3. 丢弃:

      • 数据帧字节范围不在64-1518字节范围以内或者超出接口MTUMTU是接口允许的最大传输单元)
      • 数据从该接口收到,又从该接口发出(连接HUB的情况)


    交换机学习MAC地址表的方式:

    MAC地址表依赖于源MAC地址进行学习构建,根据目的MAC地址转发

    MAC地址组成:

    <Huawei>dis mac-address


    动态学习:

    • MAC地址300S老化时间,会被覆盖,后学习到的MAC地址被覆盖原有的
    • 一个MAC地址只能存在一个接口,一个接口可以有多个MAC地址记录


    静态配置:
    永不老化,不会被覆盖

    [SW1]mac-address static 5489-986B-2C2D g0/0/2 vlan 1




    VLAN (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) 虚拟局域网



    作用与好处

    作用:

    • 隔离广播域

    好处:

    • 限制广播域报文的传播范围
    • 提高安全性
    • 保障一定的隐私


    VLAN实现:

    核心:通过给数据帧打上tag标记实现,相同标记的主机可以互通,不同标记的主机默认不能互通

    1. VLAN帧格式(802.1Q):tag

      • TPID(标签协议标识符):标识数据帧的类型,值为0x8100时表示802.1Q帧,即携带tag。
      • PRI(优先级 priority):标识帧的优先级,主要用于QoS,范围0-7
      • CFI(标准格式指示符):在以太网环境中,该字段的值为0。
      • VLAN ID(VLAN标识符):标识该帧所属的VLAN,目前可用的vlan 1- 4094 (默认为vlan 1 )
    2. 创建Vlan:

      [SW1]vlan 10    //创建vlan 10 
      [SW1]vlan batch 5 10 200 //创建Vlan 5 10 200
      [SW2]vlan batch 5 10 200 301 to 305 //创建Vlan 5 10 200 301 302 303 304 305
      [SW2]dis vlan summary //查看创建了哪些vlan


    VLAN的划分方式



    以太网二层接口类型

    PVID(端口VLAN ID):

    • 表示端口在缺省情况下所属的VLAN,每个端口都有PVID,默认为1;
    • 如果端口收到没有带TAG的数据时,会带上PVID。
    一、Access端口(接入端口):

    连接主机、路由器、服务器、防火墙等终端的接口

    原理:

    • 收数据:收到一个不带标签tag的数据帧,根据端口的pvid ,为其打上标签,放入交换机内部
    • 发数据:将tag与端口的pvid对比,一致,则剥离标签发送,不一致,则丢弃
    • 注意:
      • 主机、路由器、服务器都不能识别标签tag,所以交换机在发送给他们的时候,需要剥离标签
      • ACCESS端口,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,也就是一个端口只能允许一个VLAN的数据通过
    //1. 创建Vlan:
    [SW1]vlan batch 5 10 200

    //2. 将接口端口类型(链路类型)改为access:
    [SW1-GigabitEthernet0/0/11]port link-type access

    [SW2]port-group group-member g0/0/10 to g0/0/14 //先将几个接口放在一个组合里面
    [SW2-port-group]port link-type access //针对这个组的成员端口,修改链路类型为access


    //3. 划分端口vlan:
    方法一:
    [SW1-GigabitEthernet0/0/11]port default vlan 5 //这个也叫做access端口的修改pvid,修改端口所属Vlan
    [SW2-port-group]port default vlan 5
    方法二:
    [SW2]vlan 10
    [SW2-vlan10]port g0/0/15


    二、Trunk端口(干道链路):

    在交换机连接交换机的接口配置

    原理:

    • 允许多个Vlan 的数据同时通过
    • 发数据:带tag 标记的数帧,如果在允许列表中,则先查看端口pvid,不同则保留tag发送;tag标记如果与端口Pvid相同,则交换机剥离tag发送该数据给对端
    • 收数据:
      • 带tag标记的数据,在允许列表中,则保留接收放在交换机内部
      • 不带tag标记,根据自己的端口pvid ,为其打上标记,在允许列表中,则接收放入交换机内部


    //1. 创建需要用到的Vlan: 
    [SW1]vlan batch 5 10 200

    //2. 修改链路类型为trunk:
    [SW1-GigabitEthernet0/0/24]port default vlan 5

    //3. 构建允许列表:
    [SW1-GigabitEthernet0/0/24]port trunk allow-pass vlan 5 10 200 //允许Vlan 5 10 200 1 通过(vlan 1 默认允许)
    [SW2-GigabitEthernet0/0/23]port trunk allow-pass vlan all //允许所有vlan 通过

    [SW2-GigabitEthernet0/0/23]undo port trunk allow-pass vlan 30 50 //删除错误配置

    //配置Vlanif
    [SW3]int Vlanif 1
    [SW3-Vlanif1]ip address 192.168.1.5 24
    [SW1-GigabitEthernet0/0/24]port trunk pvid vlan 5   //修改端口Pvid 为5 
    [SW2-GigabitEthernet0/0/23]port trunk pvid vlan 5 //两端同时修改


    Hybrid端口:

    混杂端口,可以在连接主机、路由器、服务器、防火墙、交换机的接口配置

    //1. 创建需要用到的Vlan: 
    [SW1]vlan batch 5 100 200

    //2. 将端口类型改为hybrid:
    [SW1-GigabitEthernet0/0/11]port link-type hybrid

    //3. 划分端口vlan:
    [SW1-GigabitEthernet0/0/11]port hybrid pvid vlan 5 //修改端口所属Vlan
    //4. 构建允许列表:
    [SW1-GigabitEthernet0/0/11]port hybrid untagged vlan 5 100 //允许Vlan 5 100 不带tag标记发送(连接终端的接口都选择
    untagged)
    [SW1-GigabitEthernet0/0/24]port hybrid tagged vlan 100 200 //允许vlan 100 200 带标记发送




    VLAN间通信



    使用路由器物理接口

    • 一个vlan 一条链路,路由器物理链路不够多,成本高


    使用路由器子接口

    • 解决了路由器链路不够多的缺点
    • 存在风险,一旦该链路产生故障,则整个网络崩溃
    • 所有的Vlan 都需要该链路进行tag的封装与剥离,对该链路负担较大


    三层交换机和VLANIF接口

    • 逻辑接口,理论上可以创建1-4094 个接口
    • 注意:
      • 一定要有对应的vlan存在
      • Vlanif 对应的Vlan 必须有接口承载
      • 只有当没有一个接口承载该Vlan 时,该vlanif接口才会down
    [SW2]int Vlanif 10
    [SW2-Vlanif10]ip address 192.168.20.254 24
    [SW2]display ip interface brief




    END

    本文作者:Dark
    版权声明:本文首发于Dark的博客,转载请注明出处!